主管单位:梅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梅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编辑出版:《嘉应文学》杂志社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7-7014
国内统一刊号:CN 44-1053/I
期刊级别:省级
语 言:中文
周 期: 半月刊
出 版 地:广东省梅州市
开 本: 大16开
投稿邮箱 :bianji2@126.com
作者:丁勇江
摘要:随着全球化竞争的加剧,人才的需求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尽管近年来我国的大学升学率逐年提高,但是过于机械化的教育体制仍然无法 改变缺乏全面性人才的市场现状,特别是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方式上的落后。由于教育观念无法与市场接轨,致使高职院校的体育教育仍然停留在 单纯的运动技能传授思路上。职业性体育教育作为一种潮流,凸显了教育的人性化和职业化特征,因此我们应该根据我国的高职教育现状,在高 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中大力推广。
关键词:职业教育实用性体育教学可行性 (绍兴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绍兴312000)
作为我国职业人才储备的主要场所,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关系 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高职教育的扶 持力度。截止2009年底,我国独立设置高职院校1215所,招生313 万,在校生965万。高职教育已经成为培养职业性人才的主力军。 尽管如此,院校和招生数量上的快速增长并未改变我国高职教育体 制落后的现状。尤其是在学生身心发展的全面性来看,高职教育并 没有凸显出其特有的科学性和开放性。本文所研究的职业性体育教 育,作为一种新型的高职体育课程设置方式,不仅要培养学生适应 就业岗位所需的身体素质和卫生保健能力,更要着力塑造学生成 熟、坚毅的从业心理。使学生在走入职场后能及时适应高效率、快 节奏的市场竞争环境。
一、普通高校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性比较
笔者认为,之所以要在高职院校中推广职业性体育教育,其中 一个原因就是由于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性不同于普通高校的学生。
1、职业素质的“专”与“宽”
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他们在知识储备的广度上没有普通 高校的学生那样宽泛,但是他们的专业技能知识丰厚,基础扎实, 更加适合职场一线员工讲求效率的要求。
2、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较强
作为一种专门性的职业教育,高职教育一贯的宗旨就是知识源 于实践。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很多高职教育的课堂都不是在教室, 而是搬到了车间、厨房或者操场等等,在实践中锻炼增长学生的 知识,锻炼学生的职场心理,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和灵活应变的能 力。如此多的实践培训机会是普通高校学生没有的,因此,高职院 校学生具备了更强的专业实践能力。
3、普通高校学生就业心理存在偏差
绝大多数的职场人士都是从最底层做起的,但是许多普通高校 的学生由于自尊心的驱使,始终对那些低工资和低地位的职业怀有 一种偏见。相比之下,高职学生由于平时的基层实践锻炼了职场心 理,因此会更加客观地树立一种良好的择业观。
4、就业面的对口与宽泛
普通高校的学生由于学习内容的多样性,加之没有坚实的职业 技能,所以会出现本专业内求职压力大的现象出现。因此,很多普 通高校的毕业生最后都从事于与自己专业无关的工作。而高职院校 学生则不然,他们大学的课程不仅短暂而且狭窄,对于本专业的相 关专业了解较少,因此他们毕业后更多地是从事与本专业对口的工 作。
二、高职院校学生不同专业的职业特点分析
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的专业之间相关性较小,因此不同专业的职业特点也不仅相同,所以有必要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职业身 心素质的培养。对于最普遍的办公性专业,如文秘、会计等专业, 由于要长期坚持一种低头含胸、精神高度集中的姿势,因此在体育 教学中要融入一些健身性的锻炼项目。而对于运动型的专业,如物 流、营销等专业,由于要长期在高强度、高负荷的环境下工作,所 以在体育教学中要注重力量和耐力的锻炼。另外,对于一些直立型 的专业,如酒店管理和会展等专业,由于长期站立对腿部肌肉的要 求很高,所以在体育教学中要加强对这类专业学生的腿部力量锻炼 和气功练习。
三、适合不同专业职业特点的教学模式探索
随着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我国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也逐步 完善,已经逐步赶上了现代社会分工精细的职业需求。在人性化教 育理念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也应该体现出一种不同专 业的差异化教学理念。根据不同专业的职业特点,有针对性地挑选 教学内容,进行与职业要求相关的实用性专项身体训练,使学生尽 快适应未来职场的劳动要求。例如机电专业的学生,由于今后主要 从事的是一种高强度、高耐力的体力劳动,如钳工、电焊工、铸造 工、车工等,这类工作要求长期固定地使用同一种姿势且要求同样 的力度,这对从业者上下肢的力量和抗疲劳能力提出了挑战。因此 在体育教学中,就应该为这类专业的学生安排特殊的健身器材训 练,如体操、哑铃或者网球等力量课程。又如土木类专业的学生, 这类工作的环境危险,长期从事高空作业和攀爬作业,对从业者的 平衡能力和力量要求很高。因此在相应的体育教学中,我们就应该 为这类专业的学生设置一些培养平衡感、锻炼攀爬能力和身体力量 的项目,如单双杠、吊环、游泳等项目。塑造该专业学生良好的体 型,培养他们高超的身体平衡感。
综上所述,在高职院校中开展职业性体育教育不仅可行,而且 是必不可少的。这不仅与高职院校学生独特的职业性有关,更与他 们的专业特点密不可分。现代职场快速高效的员工要求,迫使我们 的高职院校不仅要在专业技能培养上做到精益求精,更要有针对性 地培养学生的职业性体育素质。
参考文献:
[1]马岩.高职高专院校开展职业性体育教育的探讨[J].职业时空 2008(7).
[2]杨广辉.职业实用性体育——高职院校体育教育发展的方向[J]. 中国成人教育2010年第5期.
[3]骆伟.浙江省高职院校“准职业"实用体育教育的趋向性特征
[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第40卷第10期,2006年10月.
[4]羌梦华.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实验研究[D].硕士论文.
本文由: 嘉应文学杂志社编辑部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嘉应文学杂志社编辑部
2019-05-06